中醫天灸療法

天灸療法源遠流長,是簡單、安全、快捷、療效高的外治療法,借助天地及藥物之氣增強體質,有效預防及治療多種疾病,廣受市民歡迎。 

天灸:增強正氣好方法

《黃帝內經》: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天灸療法正是在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(三伏天),以及天地之氣從陰轉陽的時候(三九天),透過敷貼溫熱性的藥物於人體穴位,達致冬病夏治、溫通經絡、驅逐寒濕、鼓動人身衛氣之效,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尤其適合陽氣不足,寒濕內盛之人士,借助天地及藥物之氣增強體質,是簡單、安全、快捷、療效高的外治療法,也是廣受歡迎的「懶人溫補方法」

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帛書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就有以芥子泥敷中巔發泡治蚖咬傷,及後唐代《千金方》、宋代《太平聖惠方》、明代《本草綱目》等均有大量記載,並一直流傳發展至今。天灸又稱為冷灸和自然灸(非火熱灸法),當中體現了中醫「治未病」和「天人相應」的思想,屬養生保健、防病治病皆宜傳統智慧。

天灸一般天灸藥方選用辛溫助陽為主的藥材,透過望、聞、問、切診斷每位朋友的體質狀況,繼而選取最適合的穴位進行藥物敷貼。一般選擇的穴位以背部為主,也用於腹部及四肢。透過適當的炮製、配伍、合適的選穴,能使天灸療法達致溫而不燥的效果。

國內的研究發現,若希望體驗更佳的防病治病的效果,建議以連續三年為一個療程,鞏固療效,改善體質,避免反覆發作。

誰適合天灸療法?
天灸療法主要針對陽氣不足之人士,常見以下適應症:

肺氣虛冷,衛外不固:反覆感冒、慢性咳嗽、鼻敏感、氣管敏感、哮喘、流涕、頭痛、痰多、新冠後遺
脾陽不足,痰濕不運:疲倦乏力、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胃痛、痰多、腹瀉、大便鬆散
陽氣不行,寒凝經脈:肢體痛症、頸椎病、肩周炎、慢性風濕痹痛、腰痛、肢體麻痹
肝腎虛弱,下元不溫:月經不調、痛經、四肢冰冷、夜尿頻繁、下肢浮腫

誰不適合天灸療法?
一般而言,孕婦、一歲以下幼兒、哮喘急性發作期、高熱、肺結核、嚴重心肺功能不足、嚴重糖尿病患者、惡性腫瘤、皮膚極易過敏者均未必適合進行天灸療法。如對自身體質不確定,也建議於進行天灸療法前先行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
馬上預約

💫皓天中醫診所2025夏季貼藥日期

初伏:7月14/15/17/18/19日(一/二/四/五/六)
中伏:7月20/21/22/24/26日(日/一/二/四/六)
末伏:8月10/11/12/14/15/16日(日/一/二/四/五/六)
加強:8月19/21/23/24日(二/四/六/日)

查詢及預約:5681-7732(鼓勵WhatsApp留言)
傳送門:bit.ly/2025tianjiu

為確保質素,每年只天灸均設有名額限制,建議提前預約,謝謝大家!

常見問題

你們的天灸服務有什麼特色嗎?

皓天中醫診所的天灸藥方選用辛溫助陽為主的頂級道地藥材,整個過程由專業中醫師主理,透過我們專研的中醫望診觀察患者面上24個主要部位的面色,按照體質狀態選取最適合的穴位進行藥物敷貼,並每次作出適當調整。一般選擇的穴位以背部為主,也用於腹部及四肢。特調之天灸配方及選穴方法能達致溫而不燥的效果。

✴️具體例子
有患者朋友長期腰背酸痛、鼻敏感、消化不良,確診新冠後體質一落千丈,屬於陽氣不足及寒濕停滯的的問題,適合使用天灸療法,但本身同時容易熱氣上火,例如牙肉腫、長口瘡等,透過觀察患者面色等準確診斷其虛火之部位,判斷選擇的穴位宜避免加重胃熱,同時幫助引火歸元,則能達致溫而不燥的效果。天灸完成後,因症狀大幅緩減而大喜,冬天怕冷的情況亦明顯減輕。

小朋友適合天灸療法嗎?

非常適合。天灸療法安全無痛、非入侵性,尤其適合體質偏弱、容易生病但又未必能飲用中藥的小朋友,故廣受家長歡迎。

敷貼有什麼注意事項?

敷貼過程僅數分鐘,由於本診所採用優質之辛溫藥物,初次貼藥建議成人貼敷半小時至一小時,若無不良反應,可延長敷貼時間至4-8小時不等,兒童貼敷15-20分鐘後移除,但盡量多於15分鐘。

如敷貼位置開始出現瘙癢感覺,建議可提前撕下敷貼。若皮膚發生嚴重疼痛不適或燒灼難忍的感覺,則須馬上撕下敷貼。 

如有需要,醫師將就每位朋友的情況作出個別建議。

敷貼後可運動或洗澡?

接受敷貼後,當天應避免直接照射陽光或令身體出汗,以免敷貼脫落,但對室內工作沒有影響。

撕下藥貼後建議1-2小時後才以溫水沐浴,貼藥部位在敷貼當天不宜沾冷水,也不宜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。

如何決定是否需要加強敷貼?

如果你平日甚少運動,經常久坐久臥;或反過來因勞動太多而身體虛弱;又或飲食不檢點喜歡吃雪糕刺身、喝凍飲等,導致體質容易虛寒,均適合多貼一次以增強天灸療效。

把握一年一度的機會,借助天時增強正氣!